<
t8b2小说网 > > 大将军的小神医 > 第92章
    关键是他的杂物间也没什么杂物,好收拾,房子新盖的里头也干净,再给他弄一张床,铺盖有了,就能入住。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古羽就跟靳不二说了此事:“不是不让你住在这里,是因为你住的地方到底是诊室,不太方便,也不太吉利,好像你一直不能痊愈似的,多不好!”

    “好。”靳不二一口就答应了。

    因为他也知道,古羽这地方小巧玲珑,除非他跟古羽睡一张床,否则就必须分开住。

    如今能有个地方落脚,能有片瓦遮身,挺好的了。

    古羽说做就做,床也不用旁人,就张氏兄弟帮着用竹子做了一个,简陋是简陋了一些,但是铺上稻草垫子,再铺上被褥,用床单再遮挡一下,也就那么回事儿,百姓人家不讲究那么多,也讲究不起。

    倒是张龙告诉古羽:“你有个人作伴也好,那两家人要回来了。”

    古羽倒是没把那两家人看在眼里:“他们赚够了钱啊?”

    其实服役时间早就过了,只是超过服役时间,所有人都有工钱可以拿,这是衙门给的,有不少人都没回来。

    但是那个活儿,说实话,一般人扛不住。

    毕竟是要在淤泥里干活,不说摸爬滚打那么严重,但这么冷的天,那河床淤泥里肯定冰的很。

    “应该是,回来就该办喜事了。”张虎道:“你说,我们随的礼份子,多少合适啊?或者是给东西?”

    农家人成亲,大摆筵席的少,何况他们流民安顿下来的人家了。

    且桃花坞就这么点人,大摆筵席也没用。

    两桌能凑齐就不错了,古羽那会儿能凑齐五桌,还是因为有外人来。

    但也没多少人给钱的,都是送的东西。

    经济实惠又实用,古羽也没打算给钱:“送一只鸡过去就行了。”

    而且他要带靳不二去,俩人吃个喜宴,总能吃回来的!

    谁让当初,他们两家也是全家来他这里吃的乔迁饭呢。

    “那我们送两只,山鸡!”张虎马上就想到了:“送一对儿过去。”

    一对儿山鸡的肉,都没有古羽送的一只家鸡的多好么。

    张虎想了想:“那我送两只兔子过去吧。”

    反正都是山上的东西,不花钱来的,送过去再吃一顿饭,就差不多扯平了。

    他们都是打算全家过去的,送的礼物也不能太薄。

    三家没有一家给钱的意思,都送的东西,实惠呀!

    可办喜事的两家人,会怎么想,那就不是他们要操心的事情啦。

    靳不二第二天就搬去了西厢房的南边房间,那里采光好一些,收拾的也干净整齐。

    里头一张床,还有一个竹子做的两层衣柜,屋里有洗脸盆,和马尾牙刷以及古羽自己制作的竹炭青盐,几件衣服,两套被褥,两个枕头。

    一文钱都没有,这就是靳不二如今的处境了。

    但是他没什么表情,一切都很甘之如饴的样子。

    古羽看了看他,半天才决定:“那什么,从明年开始,我是说,过了除夕之后,立春了,你就要给我干活了,每年五两银子,我可以预支给你二两。”

    多了没有,他也不能露富是不是?

    何况这里其实也没多少花钱的地方。

    吃的粮食有,吃的菜,不论是菜地里的还是山里的都可以随便挖。

    吃的肉可能会麻烦一些,但是他家里有家禽,吃肉吃蛋都可以达到自给自足。

    猪肉的话,他没有养猪,只能买着吃啦!

    但是腊肉腊肠等等,可以放很久,每次做菜放一点就行了。

    谁家没事儿大鱼大肉的可劲儿吃啊?

    “好。”靳不二还是那句话,那个字儿。

    古羽彻底的没脾气了:“行吧。”

    给了他一两银子,一千个铜钱,算是预支了明年五分之二的工钱。

    好歹手里有钱了,但是古羽发现靳不二一点花钱的意思都没有,而且钱就那么当着他的面,放到了他的柜子里,那柜子就是竹子做的,不说四处漏风,但绝对不适合藏东西,他连个钱匣子都没有,也没用个荷包装起来,他还给他一个小荷包来着,是翠绿色的,都不知道被他放在哪儿了。

    古羽提醒他要把钱收好,靳不二点头,但是没照做。

    而古羽没时间跟他谈论放好钱财的问题,因为那两家人回来了。

    出去快一个月了,他们回来第一时间就是要收拾一下家里,落灰的地方都要擦一遍,还要检查一下自己家丢没丢东西。

    当然,最后一个完全可以无视。

    他们走的时间长,早就锁了门。

    回来的时候,锁头可是没被破坏。

    另外,古羽去看了一眼,发现两家人可能是真的下力气了,一个个好像又瘦了不少。

    还有就是他们的衣服脏兮兮的不说,看脸色却有些苍白,嘴唇更是无血色,古羽看着他们的外在表现,通过望和闻两个诊断手续,觉得他们应该是被寒气入体,轻则腿抽筋,重则风湿痛。

    不由的感叹,什么时候,都是百姓难啊。

    但是另外两家人却觉得挺好的,尤其是李姜氏,天天盘算着,三个女儿,换婚两个,还剩下一个,她就忍不住跟李贵嘀咕:“你说三丫头,是嫁给老金家还是外聘出去?我觉得外聘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