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大将军的小神医 > 第119章
    “开药吃吧。”古羽能有什么办法?他只能说:“开三副镇静安神的汤药,喝了之后,如果能退烧散热,人能醒过来,就有希望,如果不能,就只好准备后事了。”

    这种无名惊吓,他以前也遇到过,还是一群高中生,坐在校车里,跟刚执行完死刑的车辆迎面,不期而遇,关键是那辆行刑的车子还因为下雪天路滑,翻车了!

    死刑犯的尸体就这么滚了出来,孩子们好奇的看到了,后来就吓着了。

    好几个小姑娘也是烧的说胡话,打针吃药都不好使,还是到了中医科,他的师姑给下了三副汤药,搭配朱砂安神丸吃,三天就好了。

    就是后来胆子小了许多,天黑出门都不敢一个人,但是女生嘛,胆小点儿就胆小点儿,幸好不是男生,不然可就惨了。

    那几个男生倒是恢复的不错,就是以后他们一遇到车祸现场,就躲得远远的,从不凑上去看热闹。

    都是血的教训啊!

    “开药,开药!”李贵立刻就决定开药给自家的大姑娘吃。

    李姜氏还想说什么,被李贵一瞪眼睛,给瞪的闭嘴了。

    古羽开的就是加味的朱砂安神汤。

    正所谓: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安康。

    又因为这女孩子高热不退,五心烦热的关系,又加了一味珍珠母,其实用珍珠更合适一些,但是珍珠太贵了,古羽手上没有珍珠,他只有珍珠母。

    而所谓的珍珠母,其实就是一味平肝熄风药,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

    也就是一般说的,能养出来好珍珠的贝壳,就叫“珍珠母”。

    药方里最贵的就是朱砂,当归黄连都不贵,何况地黄与甘草都是古羽自己采来的,珍珠母是他在河边自己捡来的,挑选了一些入药。

    但是他不会贱卖自己的药方,且开的药方之中,有的药材用的都是别名,他们想拿着药方去别的地方抓,也抓不全。

    比如地黄,就有生地黄和熟地黄之分。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可是生地黄跟熟地黄的药效恰恰相反,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他只写了地黄,到底是用生地黄,还是熟地黄?没有人比他这个大夫更清楚了。

    不是他小气,而是怕有人拿了他的药方去乱用,又怕被人抄袭药方,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特别在意这个问题。

    所以开了药方之后,他就拿着核算了一下价格:“一副药三两银子。”

    三副药就是九两,加上诊费二十文,九两二十文。

    “这么多?”李姜氏顿时就嫌弃多了。

    “你可以不抓啊!”张龙媳妇儿立刻就道:“再不就去县城里看吧,古羽,回去吧,正好你张大哥找你有事儿呢。”

    其实这是个借口,张龙要找古羽有事情,遇到的时候早就说了,还用他媳妇儿帮忙传话?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没人敢说出来啊。

    “抓,去拿钱!”李贵咬了咬牙。

    李姜氏不情不愿的去拿了十两银子出来,竟然是一整块的银子,十两重的银子,虽然成色一般般,可就是整银。

    古羽刚想说,回去抓了药,再给你找钱。

    结果他身后的靳不二,伸长了胳膊,把银子拿了过来,打开他的药箱子,在旁边的夹层里,掏出来个钱袋子。

    古羽被他这番操作都整蒙了。

    一两银子能兑换一千个铜板,一百个大钱。

    这是朝廷的硬性规定。

    大钱就是比铜板更厚重一些的铜钱,比铜板更大一圈儿,叫大钱,能以一抵十。

    靳不二就干脆当场拿了一百个大钱出来,这一串儿就是一百个,他特意拿出来俩,这可是诊费,剩下的丢给了李姜氏:“九十八个大钱。”

    古羽彻底无语了,他怎么不记得,他兜里有大钱来着?

    李姜氏臭着脸,收下了那一串沉甸甸的大钱。

    “我回去抓药,你们自己熬药,记得里头的朱砂,不能入药罐子,要放在药碗里,熬好的药汤,冲一下朱砂,再搅拌一番,温热的时候,就给病人灌下去。”古羽又叮嘱了一大堆的东西,这次李贵李姜氏夫妻俩都记得可清楚明白了。

    不清楚不明白也不行,这可是花了银子的啊!

    等他们俩走了,张氏妯娌俩也走人了,她们俩来干什么?就是来走个过场看个热闹的,可把李姜氏气坏了:“都什么人呐?死要钱!”

    这会儿她倒是嫌弃上了:“县城的大夫,也不会要这么多。”

    其实她压根不知道,县城的大夫来一趟,要花多少,可不知道,不代表她就不能胡说八道。

    反正她要宣泄一下自己的郁闷,就有点口无遮拦了。

    “行了!”李贵怒吼一声:“你瞎哔哔什么?这病能送去县城吗?让沈家知道了,还得了?大花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谁知道?是真的吓着了,还是撞了邪?这好模好样的怎么就吓着了?大新正月的,找晦气呢?要是让沈大财主知道她这个样子,还能要她吗?”

    李姜氏气馁了:“要不,让二花去?三花有点小。”

    她家闺女多,没有大花还有二花,三花小了点儿,比沈大少爷还小一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