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大将军的小神医 > 第129章
    可上面也没说别的,就只能暂时搁浅。

    等到了晚上去看灯,这次人更多了,花灯也更好看了。

    这次古羽没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就买了两根糖葫芦,他跟靳不二一人一根,然后站在本县最大银楼门前的猜灯谜。

    “这么多人?”靳不二看的人多就皱眉,偏偏古羽那小身板子还挺爱凑热闹,非要去这家。

    “一个花灯下面垂着一到三个铜板呢,花灯也好漂亮的,铜板都是新的,这家大手笔呀。”古羽觉得这就是财大气粗的好处,银楼嘛,也就是珠宝首饰店,它要说没钱,谁信呀!

    而且人家这个实惠啊!

    猜对了灯谜,不仅可以拿走灯笼,缀在灯笼上的崭新铜板也可以一并带走。

    钱总比灯笼更吸引人不是?

    别说是那些读书人了,贩夫走卒都想来碰一碰运气,以至于这里的人真的好多,好热闹。

    “哗众取宠而已!”

    “我辈岂能为区区几个铜板这样?”

    “铜臭!”

    “有辱斯文啊!”

    “商人重利轻离别,好好的灯会,充满了铜臭味。”

    有几个衣着光鲜亮靓丽的公子哥打扮的少年,对此很是不满,于是说话也就难听了很多。

    第95章 沈河,沈星河

    可惜的是,他们大放厥词也没用,大家依然热情不减。

    古羽更是没看他们一眼,就带着靳不二,往里头跟着人流走。

    原来是银楼的掌柜的亲自主持:“猜到了就拿灯笼,猜不对麻烦去后头排队一下,咱们林家银楼的灯笼管够!”

    说的一大群人都笑起来了。

    “从来都是吃的喝的管够,这银楼的灯笼也管够啊?”

    “林掌柜的,真的假的啊?”

    林掌柜的哈哈大笑:“真!就跟我们林家银楼一样,保真。”

    这波商业操作也没谁了。

    大家都热情高涨,哪怕天气冷也没关系,人心热就够了。

    古羽也跟着傻乐呵,靳不二跟在他身后,暗中护着不让人磕碰到他这小身板子。

    结果前头的人,凑热闹的多,真能猜出灯谜来的少。

    到了古羽这里,古羽一下子就看上了一对儿六角花灯。

    每一个角都缀着一文钱,下头是红色的流苏,六角都画的是万字福纹,寓意吉祥万福,又六六大顺。

    只是两个灯笼的谜面,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一个写着:逆流划船;一个写着:四通八达。

    要求对出来的谜底,也得是四个字,可没说什么谜底,一点提示都没有。

    所有人都挠头了,那对六角花灯也是本次最好看的花灯。

    古羽上去就对了出来。

    “逆流划船,力争上游啊!”古羽大声的道:“四通八达,头头是道呗!”

    “真的假的啊?”

    “林掌柜的对么?”

    一群人追问,刚才明显好多人连答案都没给出来,就跟路过一样。

    结果到了古羽这儿,说出答案了,就是不知道真假。

    “胡诌的吧?”有人不服气,尤其是一个少爷模样的人,带着俩家丁,他们三个排了很久的队,也没能猜出来。

    那少爷长得不错,身量也高一些,就是有点用鼻孔看人的意思。

    架势摆的足足的,身上的衣服好,一看就是出身大户人家的孩子。

    说话不太好听,姿态又那么高傲,白瞎了他这一身上好的绸缎做成的长袍了,都给破坏了那种翩翩少年郎的美感。

    “是不是啊?”

    “林掌柜的你倒是说话啊?”

    一群人起哄,还有人唱衰,林掌柜的让大家讨论了一会儿才笑眯眯的开口:“这位小哥的答案是正确的,恭喜你了。”

    他亲自摘了两个灯笼,递给了古羽。

    “这人谁啊?竟然猜出来了。”

    “还真猜对了啊!”

    “有才!”

    “小伙子定亲了没有啊?”

    “有家室了没?”

    好么,古羽刚美滋滋的拿了灯笼,就差点被人给围住脱不了身。

    要不是靳不二护着他,这会儿,小身板子早就让汹涌的人潮淹没了。

    还有人不怀好意的靠近,伸手去抓他,被靳不二眼疾手快的一把抓住了手腕丢出去,那个人惨叫一声,捂着手腕子,快速的钻出人群跑走了。

    靳不二没管那个人,他还要护着古羽的,只不过他刚才捏了一下那个人的手腕子,手腕子不是骨折了就是骨碎了。

    总归是不可能完好无损。

    “诸位,诸位,不要拥挤,不要拥挤。”林掌柜的一看事儿不好,赶集安排银楼的护卫上前分流人群。

    而且有那么几个读书人,也挤到了古羽的面前,尤其是那位少爷,看到古羽拎着的两盏灯笼,羡慕嫉妒的眼睛都红了:“你怎么猜到的?”

    “就是,沈大少爷都没猜对。”有人开口就有人帮腔。

    古羽现在有些郁闷,这帮人也太没眼力见儿了吧?这会儿跟着捣什么乱啊?

    “我就是猜的,麻烦让一让。”古羽要走,简直是寸步难行。

    “我……我是沈家的沈河,沈星河。”沈大少爷自报家门,沈家在县城也是有一号的人家,尤其是在年青这一代,因为沈老爷年过半百就这么一个长大成人了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