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大将军的小神医 > 第149章
    自打靳不二开始打猎,他这人就越发的显露出来特别的气质。

    以前的他,头发半长不短的狗啃一样,遮掩住了大半张脸,这么说吧,走在大街上,他这体格子搭配那样的发型,就跟个神经病似的,女眷们基本上都绕着走好么。

    正月十五那会儿,都没人看他一眼。

    可是今天他梳着马尾,跟古羽一样的头型,露出来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好多人都在看他呀!

    尤其是有几个小姑娘,看的脸都红了。

    “嗯。”靳不二指着书铺:“到了。”

    他自己好,当然知道了,这个人说他好,那就好。

    古羽只好进去买文房四宝,看到他来了,邹掌柜的别提多开心了:“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挑,看好了我给你算便宜一点儿,最近有没有什么孤本要出手的啊?”

    “没有。”古羽囧了一下:“其实我没有那么多孤本……。”

    “哎呀,没关系的。”不等他说完,邹掌柜的立刻就摆了摆手:“等你想出手了,记得找我就行。”

    他这是要放长线钓大鱼,希望古羽这条大鱼赶紧上钩。

    “哦哦,好的,好的。”古羽赶紧选了一套普通的文房四宝,要六十两银子,但是邹掌柜的只收了五十两,付钱的是靳不二。

    “我这里带了银子的。”古羽想拦着,但是靳不二却摇了摇头,付了钱就拎了文房四宝,放到了小驴车上:“去衙门?”

    “先抄一份邸报。”古羽拿了邸报快速的抄写,靳不二就默默的守着他。

    邹掌柜的看了看古羽,又瞅了瞅靳不二,总觉得这俩人气氛好得一塌糊涂,他都无法插进去了。

    这边刚抄写好,门口又进来几个人。

    没等古羽抬头,就听到了一个有点熟悉的声音:“邹掌柜的,拿你们这里最好的宣纸来看看。”

    “沈大少爷。”邹掌柜的态度平淡,语气更平淡,跟刚才对着古羽的热情完全不同,这会儿的邹掌柜的看起来像是一个学者,用关爱的眼神看着进来的几个少年人:“最贵的宣纸倒是有,但不能试用,不能触碰,只能购买。”

    “那没关系,沈大少爷哪儿能没银子呢。”其中一个人快乐的道:“赶紧拿出来,我们欣赏一下,听说是上等的生宣?”

    古羽也有些惊讶,这宣纸,按加工方法分类,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

    生宣就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

    写意山水多用它来做画,因为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能保存好久。

    且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非常的考验画技,没有几斤几两的人,是不敢用生宣作画的,那样一旦画不成,可就丢人了。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古代人不懂,只知道这么多会让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

    其实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

    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

    故而还有一种半熟宣纸,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但是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

    生宣则吸水力强。

    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

    用浓墨水写,或者作画,则相对容易。

    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最好的宣纸,作画之后,能将一张宣纸,以裁纸刀慢慢的劈薄,谓之“揭画”,一幅画最多可以揭开十二层,每一层都是真迹,每一层都是原画。

    而这就是宣纸的独特之处,被人津津乐道的只有宣纸这一种纸张,换成别的纸,可没有这样的能耐。

    这些人一来就要宣纸,还要最好的宣纸,这是要做画?还是题字?

    可没看出来他们有这样的能耐啊?

    古羽扫了一眼他们,就悄悄地跟靳不二一起,打算离开书铺,这都有客人上门了,他再留下也没什么用,再说了,这些人,他下意识的要远离,总觉得跟自己格格不入。

    可惜的是,他是动作够小心的了,靳不二也没出声,可他们俩这身形又不是多娇小,一动弹就让人看到了。

    领头的人,古羽当然记得,沈家的大少爷,沈河嘛,沈星河。

    他可是听邹掌柜的说过,这沈河一直想要罗平先生的举荐成为童生,可一直没能成功,结果他成功了。

    罗平先生虽然没说什么,可他举荐的名额就那么几个,他成了童生,沈河就没戏了。

    正月十五的时候,逛灯市还遇到了,现在有遇到,真是冤家路窄。

    “古羽!”沈河一下子就看到了古羽,还有他身后站着的人高马大的靳不二:“竟然是你!”

    沈河的折扇都一下子收了起来,脸色都变得不好看了。

    “沈河。”古羽淡定的一拱手:“我还有事情,就先告辞了。”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他们人多,自己这边就俩,好汉不吃眼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