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大将军的小神医 > 第164章
    北宋丞相范仲淹年轻时就仰慕诸葛孔明,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后来这个理想成为无数有志之士的共识。

    古羽用在这个异时空里,倒也相当的合适。

    只是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这段历史。

    刚说到这里,正激动着呢,那边已经敲了鼓,鼓声一响,大家就知道,这赛龙舟要开始了。

    同时,最大的彩棚里,也有了人。

    徐大叔赶紧跟他们俩说:“那里坐着的就是县令大人,本县的县丞和县尉都在。”

    等于是本县的铁杆三人组,都来了。

    古羽跟靳不二看过去,发现县令大人是个挺年轻的男人,没留胡子;县丞跟县尉,一文一武,看着架势倒是不错。

    其他人里,古羽也有认识的,姚琦带着姚楠和姚棣,坐在了一起。

    徐班头带着人在周围站着,应该是在警戒。

    敲了鼓,那边的龙舟就开始做准备了,县令大人站起来,敲了一下锣,随着锣声的响起,龙舟开始竞渡。

    鼓声,人声,相映成趣。

    就连古羽都被感染了:“加油!加油!加油!”

    靳不二看了看他,又瞅了瞅同样喊“加油”的几个人,他什么都没喊,就看着了。

    沉稳的一塌糊涂。

    就在这个时候,岸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作者闲话:  周二了,开心一点儿。

    第110章 是死是活?

    “有人落水了!”一阵尖叫声传来,整个岸边都轰动了。

    有人落水了可不是小事儿。

    长河虽然叫“河”,但这条河的河面宽达五六米,深更是能没顶。

    虽然水流不似黄河那样湍急,可也没小到哪儿去,这会儿倒是还好,可落水也不是闹着玩的,江南水乡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凫水,那边一喊有人落水了,本来开始还没人当回事儿,落水了自己游上来呗?

    结果那边又有个女人哭喊:“我儿子不会水,他才六七岁!”

    是个孩子!

    还是个男孩子!

    这下子,好多人都坐不住了。

    连古羽都站起来了:“怎么回事儿?”

    “有孩子落水了!”他们这里,说实话,没人会贸然下水,古羽会游泳,但这个时候的长河水里可凉的很,没有好的水性,是下不去的,下去了估计人没救上来,自己还得需要人救。

    靳不二一动不动,他只管守护着古羽,旁人如何,不关他的事,何况已经有人下水了,岸边的几个自诩水性好的,已经下饺子一样的下了长河。

    另外几个都是上了年纪的大夫,更不可能下水了。

    但还是聚到了彩棚边上看情况:“谁家的孩子啊?怎么不看好了?”

    “小男孩儿,六七岁的年纪,正是猫嫌狗不爱的时候,一个看不住就跑了,何况今日岸边人多。”王掌柜的家里正好有这么大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儿,这个年纪正式调皮捣蛋的很,管都管不住。

    “希望那孩子没事儿。”付大夫也挺担心的,可惜担心也没用,他们这里的彩棚,离出事的地点远,加上这里的彩棚旁边就是一个大的彩棚,里头是他们的家眷在看热闹,也离不得人。

    可不一会儿,就有人跑来找他们了,竟然是姚棣。

    这小子跑得飞快,帽子都跑歪了。

    “几位,快去那边,救人啊!”他一来就喊上了。

    “怎么了?”古羽一看,这是有急事啊,在这个场合里都跑的这么快,一身衙役的衣服都跑的快要散了。

    “陈寡妇的独子落水,姚生也下水去捞孩子,结果孩子上来了,他翻肚皮了!”姚棣急慌慌得道:“几位,快去看看吧。”

    这几位都是大夫,是他们的希望。

    “走走走,这就走。”几个人都是医者仁心之辈,一听说是为了救孩子而翻了肚皮,这人可一定要救啊。

    古羽当然记得姚生,当年姚伟大叔捡他的时候,姚生就在姚伟大叔身边,那是个很有些可爱的男孩子。

    一伙人被姚棣带着,穿过人群就到了地方。

    出事的岸边,其实已经是百姓们看热闹的地方了。

    陈寡妇就这么一个孩子,还是独子,要是这孩子有个三长两短的,她也不活了。

    现在孩子正在陈寡妇的怀里哭的一塌糊涂,而地上则躺着姚生,还有另外两个人,一直守在姚生的身边,一个是姚琦,一个是姚楠。

    “怎么回事儿?”几个人一到,看着姚生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就不太吉利。

    “快!”姚棣吆喝一声:“大夫来了!大夫来了!”

    姚琦一下子就蹦了起来,他倒是没去看古羽,毕竟古羽太年轻了,而且靳不二还一直护在他身边,前头的几个就不一样了。

    不说徐大叔跟王掌柜的都是家传医术,就是付大夫,那也是医官,虽然品级低了点,医官在衙门里的品级是九品,府城的医官也才八品而已,据说京城顺天和万年两府的医官,品级高一些,正七品。

    太医院的统一从六品,御医正六品,掌案医官是从五品,院正是正五品。

    据说也有皇帝信任的御医,虽然不是院正,却也能有正五品的官衔。

    上一任院正更是在退休致仕的时候,被皇帝赐封为正四品的散宜大夫,荣归故里养老去了,也算是人生巅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