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大将军的小神医 > 第703章
    靳锋只能同意,平安他们倒是无所谓。

    尹明御医还问他们:“吃得惯吗?”

    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些悍卒们,都是无肉不欢的家伙,突然让人吃榆钱,万一有人吃不习惯怎么办?

    “您想多了。”老沙头笑着告诉他:“以前行军作战的时候,遇到没吃的,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情,逼急了,沙漠里的沙蜥都能活剥了皮吃掉,何况这榆钱又大又甜,吃着比树叶子草叶子的好多了。”

    听的尹明御医眼泪差点没掉下来:“边军的生活如此困苦吗?”

    他记得每年朝廷拨付的粮草军饷都不少,还有各色药材,他执掌御药局,是知道一些的,难道有人贪墨?

    “别听老沙头胡说八道。”靳锋听见了就跟尹明御医说了:“当年追击一伙沙盗,深入了沙漠腹地,吃的没了,水就剩下两天的量,那个时候不吃沙蜥就没力气,沙盗那个玩意儿,不灭掉了以后容易死灰复燃,所以大家咬牙勒紧裤腰带,愣是铲除了那货沙盗才出的沙漠,回去之后,一个个养了半个月,才没有见到肉就扑上去吃的冲动。”

    都是饿肚子的后遗症。

    尹明御医的眼泪凝聚的快,消散的也快。

    古羽让人吃榆钱,还让人将水都烧开了晾凉了之后再喝,又让人将所有人,穿戴的衣服、使用的碗筷、睡觉的被褥,都拆了,然后用开水煮过,所有人都洗过热水澡,头发都用篦子梳过,可以说,就差给病人灌肠洗胃了。

    收拾了一顿,大概三五天的光景,不止人干净了,连病情都有所减少。

    靳锋看有效果,就叫永宁县令派人出城,去双龙镇,去其他的村子里,照着古羽的要求做。

    “这个,外面没流行起来呢……就叫人这么折腾,不太好吧?”永宁县令不想让自己治下的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你怎么知道?万一有人病了,怕死,不肯来县城,你知道传染的根源在哪里?”靳锋对着他一顿喷口水,都是从古羽那里学来的东西,这会儿用来教训这个县令,真的是绰绰有余:“一旦一人没有痊愈,所有人都不能解封,眼看着就要春耕,还能不能让百姓们有个活路了?”

    瘟疫一个怕死人,一个是怕去而复返。

    所以古羽才要追查病源,人不会无缘无故就这样的,寄生虫也不可能凭空出现在谁谁谁的肚子里。

    永宁县令被常胜大将军一顿训斥,屁滚尿流的带着仅剩的几个衙役,亲自出了城,去了治下的五个地方,挨个说明了一番。

    虽然有些折腾人,但是他也的确是发现了一些其他的病患,隐藏起来的病患。

    被强行带回了县城,永宁县令这下子没脸了,在古羽跟尹明的面前,一脸的羞愧表情:“他们自以为症状轻微又闭门不出,会没事的,就没来跟下关打招呼。”

    “都是什么人?”古羽好奇啊,这个时候还敢不上报病情的,少见。

    “是两家富户,他们在乡下有别院,又是单独起火烧饭吃,跟人也不接触,就一直没人发现,如果不是这次本官带着人亲自走一遭,他们以为被发现了,惊慌失措之下,被衙役发现了端倪,恐怕真的是后患无穷了。”永宁县令叹了口气:“如今全家都被带了回来。”

    他也后怕的很。

    这瘟疫一个人不痊愈,就不算结束。

    “他们的症状很轻?”古羽来了兴趣:“带我去看看。”

    “是,是,这边请,这边请。”永宁县令是巴不得古羽能去看看呢,这可是神医啊。

    尹明也跟着一起去了。

    两家富户人口都不多,十七八口子人,被安排在客栈的两个相邻的院子里。

    古羽到了的时候,给所有人都号了脉,这两家人虽然有病患,但的确是很轻微,另外就是他们都没有发热。

    然后古羽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正月十四了啊!明儿元宵节,上元之夜啦!新文《穿越之长生公子》开坑了,求收藏,嘿嘿嘿……下个月参赛哦,预求枝枝!

    第342章 回京踏青啦!

    得病的是家里的孩子。

    这两家,一个姓郑,一个姓姜。

    郑家得病的是俩个少年,一个女娃娃,水肿,拉肚子。

    姜家得病的是一个八岁的男童,俩个十二岁的小少女。

    其他人都算是健康的那种,尤其是家里都有老人在世。

    郑家的老人,是如今郑家大家长的父母双亲,一对已经年过七十的老夫妻,成亲五十余载,眼看着就金婚啦!

    老两口年纪大了,牙齿却还都在,不说鹤发童颜,可身子骨儿硬朗的很。

    思维清晰,眼不花耳不聋。

    老太太比较话少,老爷子也是个实在人:“也就现在,日子好过了,能吃口饭,饿不死,老头子年轻那会儿,跟媳妇儿一起上山挖野菜,下河摸鱼虾,能在山里刨食儿的时候啊,就绝对不动家里的东西。”

    “开春了,野菜多,吃一些也好。”古羽听了这话,笑呵呵的跟老爷子道:“榆钱也吃了吗?”

    “吃,乡下地方,到处都是,甜滋滋的,还有榆钱饭呢!”老头子搓了搓干枯的老手:“就是家里孩子不爱吃,唉!”

    都富户了,家里好歹有余粮,城里有宅院,外头有农庄,哪家地主的少爷跟乡下野孩子似的,吃榆钱,挖野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