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138章
    “吕雉还曾经被俘虏过。那项羽跟你多大的对手啊,抓到了你家小能轻易放手的?”

    “爹娘都不在,随便放养到十岁。然后有朝一日突然逼迫他长成你要求的模样?”

    萧何横眉冷对,甚至觉得后世人这么说都显得有点刻薄了:“你想得真挺美啊?天底下好事都让你占尽了?”

    刘季被萧何这突如其来的火气都吓了一跳,然后面对对面劈头盖脸的一阵指责,都只能因为自己单身汉的身份而唯唯。

    刘季:可是,他当上太子之后我应该会教的吧,应该吧?就算没有我,吕雉也肯定会把他教好的吧?这样还不行,确实该是孩子的错吧?

    但是他脑子向来好使且有自知之明,明白这话说出来只会被萧何再数落一通,于是干脆利落地闭嘴。

    大不了这回从小就开始教呗,这教到最后刘盈还是不能成器的话,萧何就没话怪他了吧?

    【我们不扯开太远,主要聚焦的就是汉初杰这个人对这件事的态度。

    刘盈当时是嫡长子皇太子,没犯原则性政治错误,没有暴戾奢侈等不良作风,性格温和有礼。

    他身上我们后世人现在看来的很多毛病,比如耳根子软很可能被人左右,那是皇帝才会担忧的,大臣们不在乎;比如对吕雉和鲁元公主的态度有白眼狼的嫌疑,更不关大臣们的事。

    所以在刘盈相当于没犯错误的前提下,刘邦想要换太子的难度确实不小。毕竟刘盈甚至不像前面的刘荣,他没有栗姬那样愚蠢的母亲,取而代之的是吕雉这样的助力。】

    【萧何的态度是反对。

    他在楚汉战争的时候一直坐镇后方,名义上辅佐刘盈治理汉家的大本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战争阶段,刘邦在前线打仗,吕雉被俘虏沦为阶下囚的时光里,萧何充当了刘盈的临时监护人。

    作为沛县故人集团中的一员,萧何也曾亲眼目睹过,刘邦在因为义释民夫而躲进芒砀山深处的时候,吕雉受到牵连而不幸入狱,出狱之后还不忘和山中的刘邦进行联络,利用云气之说为他造势的举动。

    从私情角度,萧何因为上面发生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偏向吕雉母子;从公事角度,他也不觉得戚夫人母子能够做到更好。所以反对的态度很鲜明。】

    萧相沉默了一会,面对着刘邦看过来的眼神,大大方方地点了头。

    “后世人说的没错。”他承认了下来,“如果我不知道未来吕氏专权,也不知道刘恒会成为文帝的话,我是不会赞同易太子的。”

    而刘邦没因此生出新的危机感来,反倒拍了拍他的肩膀,算是对他举动的理解。

    至于现在,萧相的选择是什么。君臣两人不用把这件事情说得太明白,刘邦有自信他在自己和吕雉中间会选择自己。

    —

    刘季:可不是态度鲜明的反对吗?

    他默默瞥一眼刚才都直接跟他上手了的萧何,感觉这伙计的脾气多年下来恐怕都不带有什么变化的。

    成熟靠谱日子人,追求的就是一个稳字。

    【张良在这件事上,其实没什么情感偏向。

    他是个聪明人,政治世家的出身又让他比汉初其他臣子多了几分从容与魄力。在看透汉初政局的复杂性后,就产生了急流勇退的想法,想要从赤松子游,求仙问道去。

    但是想要在□□中独善其身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汉初的几件大事,比如定都、封侯以及这件易太子的事情上面,张良的态度从来都不会含蓄。

    他也不支持废刘盈。】

    “从赤松子游?”

    刘邦压根来不及在乎张良也不支持废太子这件事情,就被前面他打算急流勇退的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之间也顾不上别的,当场上半身越过案几就探到对面,握住了张良的手。

    “子房何必如此谨慎呢?不论是这汉家基业还是我本人,分明都离不开子房你的辅佐啊!”

    前不久才刚刚萌生了一丁点想法,并很快因为天幕的影响而很久没考虑这一点的谋士语塞了。

    张良:那什么,陛下你先冷静一下,放开我……

    “那是原本的未来了。”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有些无奈地开始劝说安抚起刘邦来:“臣此时也没有这种念头。”

    刘邦的焦虑也在他温和的语气中逐渐缓和下来,被张良周身那种云淡风轻的氛围影响,紧张的思绪也慢慢恢复冷静。

    他把探出去的身子收回来,然后起身走到张良旁边落座,用一种相对正常的姿态继续和张良交谈起来。

    “子房是不是因为这几年的征战下来,感觉身心有些疲惫了?”他沉吟片刻,便为张良找好了理由,说话的口气都带着点语重心长的意味:“子房若是想好好歇息,那自然可以,万事都得先以身体为重。”

    “只是千万不要因此生出离去之意啊。”他言词恳切,顺带还不忘带上剩下个旁听的人:“你们都是汉家的社稷之臣,没有你们,朕又该怎么办呢?”

    【虽然他没主动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但在吕家人找上门来逼迫他出谋划策的时候,他看逃避不过,也就提出了帮刘盈把商山四皓请出来压阵的计策,算是站在了太子一边。

    并且在刘邦后来还是想换太子的时候,也不忘帮刘盈劝谏上几句,最后还被刘邦送了个少傅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