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185章
    第86章

    【在这种相当于直接初生牛犊不怕虎,儿子干脆和自己亲爹抢权力的情况面前,孙权竟然只是稍微敲打了孙登一下,(可能)用宠爱孙和的方式让他感到一点危机感。

    这还不够宠啊?

    行吧,反正这件事还有后半段。

    孙登确实感觉到了亲爹的限制和敲打。所以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稳固,在232年他二弟孙虑去世的时候,他趁机借此为由直接从武昌跑回了建业,并且赖着不走了。

    ——前提是,没有孙权的旨意,他自己无诏跑回去的。

    然后孙权没有一点的追究和表示,同意了他的留下。】

    曹操:……

    他突然有点想收回自己先前的发言。

    他感觉自己是不可能对一个儿子这样宠的,江对岸那孙家小子好像没他想得那么冷静精明的样子。

    对自己并没有多少自知之明的曹丞相如是说道。

    【……家人们,我再给你们一个时代背景的前提:

    在三国,不论是魏蜀吴哪一方,他们都是明文严禁官员随意奔丧的。

    且不论蜀汉那边,像刘禅这种,虽然没什么能力,但是对于诸葛亮的话好歹是真的在听,基本按照当年《出师表》在安排的人,他在诸葛亮死后都不允许官员给他奔丧。】

    “……”

    诸葛亮听见后世人的评价,一时竟有些五味杂陈的沉默。

    其实。他在心底找回之前的论述,品味了几番,最终无奈地叹着气承认:他心里对于这个结果,竟然是有几分预料的。

    毕竟在那宋朝之前的朝代,它们评价自己之时,用来强调的君上都是刘禅。

    诸葛亮隐隐可以猜到自己当时的地位,既然少主无能,性格也有些软弱,面对自己无法处理的政事,恐怕大部分都会全心交付给他吧。

    他,作为被主公托孤的对象,对于少主来说,应该也算是值得信任和亲近的长辈了吧?

    可是啊,诸葛亮苦笑着摇了摇头,握着羽扇的手更紧了几分。

    刘禅很听话,却不够聪明,不够勇敢,没有被他教导着走上一条明君的道路啊。

    ——怎么偏偏在这件事情上,不足够听话呢?

    【就东吴自己内部的案例来看。有个叫孟仁的人,他为了给母亲守丧离开了岗位三十五天,回来之后差点就被孙权弄死,因为有人搭救才幸免于难,最后成功因此入选二十四孝。

    由此可见,在乱世你是真的得好好认真工作,因为上司各个都是效率至上的事业卷王,像奔丧这种原本和德行孝行紧密相连,在东汉应该被鼓励的行为,在乱世都不值得太过重视。

    而孙登一不算给父母奔丧,他只是死了弟弟;二不算普通官员,他身为太子留在武昌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三没有孙权的首肯,完全属于擅离岗位。

    放在其他疑心很重的皇帝手下,被扣上个谋反的帽子都可能不为过了。

    结果孙权这个疑心并不算低的人,最后什么都没说,跟孙登是他自己喊回来的一样,轻而易举就放过去了。

    这种宠爱,是孙和那种“被弟弟姐姐进谗言污蔑”就失去的“宠爱”,能够相比的吗?】孙权:谢邀,当然不能够比了。

    坐在身旁的周瑜向他投来了一个足够锐利的眼神,分明脸上是带着笑意,却无端让被注视着的孙权只感觉不寒而栗。

    想要对于这种待遇表示不满,但是细想又恼火地发现自己确实逃脱不了干系的吴主咬了咬牙,半带着悲愤回复起后世人的问题来。

    他对于孙登那小子,已经是到了他自己都觉得是在溺爱的程度了吧?

    ——最起码公瑾已经觉得是这样,并且肯定打算事后和他好好算账了。

    颇有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感受的孙权眼神慢慢放空:

    他对孙登都宠爱成这个样子了,要是那孙和真的宠爱冠绝诸子,比孙登还过分,那么公瑾的火气和教导,恐怕得更上一层楼了吧。

    所以,绝对,不可能再比孙登宠爱了。

    【至于孙登临死之前推荐孙和为太子这件事,可信度也很微妙。

    因为不管他推荐还是不推荐,孙和作为孙权的三子,在二哥孙虑和大哥孙登接连离世的前提下,都已经具备了立储的一大条件:居长。

    在孙权并没有立后,差不多所有儿子都是庶子的条件下,当然是谁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更高。

    孙登临死之前还必须得嘱托一句?有这功夫不如多为自己亲儿子要点好处。】

    “那看来,孙和的势力和孙登的,应该有不少都是重合的吧。”

    刘彻挑眉,一针见血指出这种说法最有可能诞生的来源。

    “因为前后两位太子身边围绕的势力都差不多,很容易就给人一种,前者将自己势力托付给后者的错觉。”

    但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是前者身边的人,主动选择或者被迫选择继续追随新的太子,以保持自己作为太子羽翼的显赫地位而已。哪里来得继承这种说法呢?

    【而孙和还有一条记载也真的很容易让人品味出其被粉饰的地方。

    就是他在二宫斗中,仿佛一直处在一个被动的被攻击的位置,经历了各种的污蔑和抹黑,最后失去了孙权的宠爱而被废。

    好一个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亭亭玉立的白莲花啊——一般人恐怕都不了解,孙权对孙和势力真正起狠心,导致陆逊死亡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