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204章
    他也就口头上这么骂骂得了……之后还不是和张昭要捏着鼻子凑合着继续相处下去。

    【但是他们每一次的冲突,结局是什么呢?

    是孙权会因为张昭提到兄长和母亲的遗命,就忘记了所有的怒火,把刀一扔,两个怀念旧日时光的人相对而坐,哭得嚎啕。

    是孙权在张昭的门口站了很久,最后张昭的儿子们把他架起来送到孙权的车架上,孙权把他载着回宫,对着他深切反省完之后张昭就忍不住心软,最后选择重新上朝。

    ——说白了,张昭对于孙权,不管是哪一方都不认为他只是个单纯的臣子。

    吴中甚至把他喊作“仲父”——考虑到孙权幼年丧父,孙策对他相当于长兄如父,张昭这个托孤地位,确实和诸葛亮之于刘禅差不离多少。

    对于孙权来说,张昭保守、耿介,忠诚于他完全是因为他哥,说话又耿直地一点也不好听,老在各种战略上和他唱反调,心心念念都是孙策当初那句“缓步西归”,因此在赤壁这种大事上面都坚决选择投降。

    他当然不是孙权喜欢的那种臣子,一般当皇帝的也不会喜欢这种类型的臣子。

    可是他代表着孙策对他的担忧与关怀,代表着吴夫人对他的怜爱和忧虑,象征着孙权所眷恋的一切往日时光,在周瑜鲁肃等人逝世之后,更显得尤为珍贵。】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3-07-0321:50:29~2023-07-0422:02: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雪落霜如玉15瓶;小趣不成10瓶;秋思如晦5瓶;旺仔牛奶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7章

    后世人的语气罕见的柔和,没有什么戏谑的口吻,它只平静地说完这样一段话,随后话音顿了顿,留出了一片沉默的余地。

    这是天幕对他有意抱有的几分宽和呢?还是无意之间,后世人单纯的因缘巧合呢?

    孙权不知道,但他在这份正好的停顿中放任自己的思绪游离了一会,不管事实到底如何,他此刻却确实不想再多说些什么了。

    只有平静,天幕和周瑜共同为他留下了一片寂静,任由他在默然的怅惘中整理心神。

    过了一会,光幕才继续开口。

    【而这样一个身份地位的人物,说句老实话,在一开始对于孙权的认可也是相当稀薄的。

    或者说,在孙策突然去世之后,对于骤然再度失去主心骨的江东众人而言,不管真正上位的是孙权还是孙翊,心里其实都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忧虑。

    毕竟孙坚当年猝然离世,家业尚且实际是由跟着他一起打天下,年龄甚至都差不了多少的侄子所代管,血雨腥风中的经验并不少缺。

    而待孙策长成后再接手,因着孙坚留下的基础,他最大的考虑也只不过是军队上的事情。

    可是现在孙家的家业壮大到牵扯进政治,紧要关头,最能扛事的两个人也不过十八和十六岁的年纪。

    谁能不担忧呢?】

    刘备皱眉。

    他在后世人的言辞中已然反复听见了孙翊的出场,然而细细想来,他实在还是没办法在脑海中搜刮出对方更多的印象。

    哪怕是赤壁两家联合之时,他也不曾在江东的麾下听闻过这样一个名字——孙翊既然被称为有孙策之风,若是活着,孙权不可能放着好好一个能打仗的弟弟不用的。

    至于两人之间是否存在着什么,因为孙策的位置留下的龃龉?

    刘备压根没考虑过这个听起来就有点荒谬的念头:孙权是心狠但不是傻子,更不是疯子,最起码现在年轻的时候绝对不是。

    在他根基不稳的时候,他最紧要的事情难道是急急忙忙去打压他当时年仅十六的胞弟吗?

    面对着旁支、属下这些相对而言的外人的心思浮动,要是他先将刀刃对准了自己人,闹出一场兄弟阋墙来,这对他稳住江东,最重要的是保住他们一脉的领导地位又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孙翊……

    他看向旁边的诸葛亮,低声询问:“孙叔弼是什么时候逝世的?”

    又或者他应该再问一句对方的死因,可是刘备相信诸葛亮能够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他当然是正确的,与他君臣相知的谋士只低头稍一沉吟,就给出他想要知道的答案。

    “建安八年,吴主因舅逝命其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次年为麾下所杀。”

    “首谋意欲献城曹魏而为叛,其妻表面隐忍,假意服从,而实际私下谋划起事为之复仇,以头颅祭祀墓前。”

    说完,他想了想,再为刘备补充了一段,解释一番孙权为何在风波中消失了踪影。

    “吴主时伐黄祖。”

    所以内部才会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所以连丹杨这个先后让自己血缘关系最为亲近的几人前去执掌的地方,都有人意欲反叛,杀害了他的血亲。

    刘备恍然,他倒当然不会为了孙翊的离世而感到惋惜,也不会因此生出几分庆幸。平静地满足了自己求知欲的主公重新坐正了身,只对那位孙叔弼的妻子多了几分敬意。

    诸葛亮没把话说得太明白,但是他在这乱世见过了太多,自然能够猜到她当时的困境。

    失去了丈夫的美貌寡妇,面对着野心勃勃的杀夫凶手,所能有的下场又有多少呢?可能遭到的侮辱,又会有多么残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