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207章
    又或许不需要那么虚无缥缈的感受,当江东那边愿意割舍的利益一下子吝啬起来,刘备便已经知道了对面心意的转变。

    所以他果断调转了方向,决意先拿下益州。

    那么是什么会让孙权的态度堪称翻天覆地地扭转,又是什么,让周瑜在本该离世的时候,仍旧留在世上?

    刘备感觉到自己的手,此刻都因着那份骇人的猜测而有几分濡湿。

    “天幕现世,不是第一次了。”

    他很缓慢的,竭力让自己的吐词一字一句的清晰。转头、扭身,四目相对望进谋臣的眼底。

    “第一次,在东吴。”

    养气功夫一流的诸葛亮,此时也没能稳住自己的表情。

    可是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当关窍被刘备一语点破,神思勾连起线索,他瞬时想通了这个本来被他忽略的问题。

    于是没有怀疑,没有质疑。整个房间里,最终只留下君臣二人轻渺的呼吸。

    —

    天幕当然不会管他们的心神。

    它在继续。

    【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人物存在,才会有赤壁之战,也才会有未来的三国鼎立。】

    它没细说那场三国众人方才经历不久的战役,天幕上依旧是那幕眼熟的曾经燎原的火。

    而在火尽后,魏蜀吴三面的旗帜飘摇在画面中央,吸引住相关者的视线。

    【从黄巾起义乱自下起,再到董卓之乱祸自上出,外戚、宦官、士人和军阀之间的火并此起彼伏,中央对地方从此失去了实际的掌控权。

    再从曹操统一中原到赤壁鼎立,三家的雏形初步朦胧勾勒出未来的轮廓。】

    天幕的白光闪烁明灭了几下,那旗帜中的两面被它隐去,留在最中央的只有一个笔锋潇洒的隶字。

    ——魏。

    于是曹操抚掌,原本复杂的心绪被他短暂的搁置,嘴角浅浅上扬出一个弧度。

    【夷陵之战是三国鼎立的最终,但是三家真正对峙开始,还得从汉魏禅代讲起。】

    后世人终于折回去圆它此前挖下的坑。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

    他时下的长子兼继承人曹丕继位丞相和魏王的名头,是年,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立国号为大魏,史称曹魏,改元黄初,定都洛阳。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罕见办得成功且漂亮的禅让,甚至称得上为后世有心者做出了所谓的模范:最起码我们看南北朝中那些南方政权之间的禅代,总能从中看出些曹丕的影来。】

    刘秀:……

    该来的迟早是要来的。

    光武皇帝打自后世人最开始分说之时,就已然知道会有这么一个时刻的来临。

    然而当它真的降临之际,刘秀还是忍不住闭上了眼。

    若不是捂住耳朵,恐怕会有失什么信息点,他也许更宁愿封住自己的听觉。

    知晓自己开创的朝代终有一天灭亡,和真正听见它是如何被旁人肢解,到底还是有所差距的。

    垂落眼眸,他盯着地面久久不语。

    —

    终于来了。曹操坐正了身。

    【当然了,曹丕能把这事办得漂亮,也离不开他爹给他做好的铺垫,甚至离不开前面王莽给出的贡献。

    考虑到他本人还是学了点王莽的流程,我们还是就像前面保证过的那样,先来讲王莽篡汉。】

    听见这话,好整以暇的孝武皇帝终于抬起了眼。

    平静的眼神仿佛透过时光,直直要刺入后世人的眼中。可是他哪怕知道接下来将会是西汉灭亡的过程,却也没有什么爆发或压抑着的怒火。

    ——也不能算全然没有吧。

    刘彻的手是紧攥着的,皇帝陛下养尊处优着的双手,此刻却青筋于手背暴起,悄然揭露着他不算平静无波的心情。

    但是他的眼神依旧是清醒的,乃至于冷峻的。

    【王莽篡汉的背景,当然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西汉中后期以来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

    随着武帝重用儒生以来逐渐步入权力高层的文人,最后出于自己的利益,回避了直接解决社会问题,而选择了符合其学术的解决措施。

    他们开始单纯针对皇帝的私事指指点点,要求皇帝修身养性,培养自身的道德。

    甚至当世风日下,西汉后期又确实出现了几个私生活不很检点的皇帝之时,这种道德主义的论点更是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了极端。】

    三国&amp;刘秀:……

    后世人真的说话很收敛了。

    尤其是刘家的两位,哪怕脸上不显,心底都得是跟着尴尬苦笑几声的。

    毕竟竟然只用了不很检点这个说法,后世人真的很给面子了。

    别的都不多说,光是成帝的后宫,那可就真叫个争奇斗艳了:

    许皇后、班婕妤、卫婕妤、赵家姐妹……甚至还有个作为男宠的张放。

    更别提后面还有个哀帝和他的断袖之癖了。

    —

    刘彻:?

    老刘家祖传生性风流的天子对着天幕的论述看了几遍,最后成功无语地给出了一个鄙夷的眼神。

    后世的大臣可真的是闲着没事干了是吧?

    国家大事你不好好干,忙着操心皇帝后宫做什么!

    就算听上去那几个后世儿孙在这方面确实过火了——但这不是你光盯着皇帝,那啥私生活看的理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