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b2小说网 >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335章
    治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运气抽选天选之子,比中国古代所谓受皇帝本人素质影响很大的人治弊端还要大——因为罗马的政局和皇位传承远比华夏来得动荡。

    只不过偏偏就靠这样离谱的抽奖机制,它却在欧洲维持了几百多年的霸权。

    每每可能有国家覆亡的危机,便不愧它和华夏东西并称的名头。别人说我们“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而罗马也同样总有神人,甚至自己人不行也有“精罗”,自带干粮也要争着抢着挺身而出继承罗马名号,给它强行续命。】

    “啊?”

    李世民直接一个战术后仰,不太确定地再看了看“精罗”那一行。

    你这个精是什么意思,最好别告诉我不是精英,而是精神之类的词汇……但都和前面“自己人”相对应了,哪还能是精英啊!!

    太宗文皇帝满脸复杂:竟然能够让异族都心甘情愿成为精神上的自己人,甚至在危难之际帮忙复兴,这罗马的文化影响力……

    ——好像确实不是绝无仅有呢!

    甚至都不用多远,只要想到距今不远的北朝各国,为了争夺天下逐鹿中原先后汉化,最后慢慢各自宣称正统的局面,李世民原本惊讶错愕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住了。

    害,说的好像华夏文化没有影响力感染力,不能吸引周边蛮夷成为“精汉”一样。

    他内心暗暗点头,重新建立回华夏文明的自信力——实在是被先前那个世界帝王影响力排行榜差点不进前三十的恐怖故事搞得一时之间心神不定,多少有点心态失衡。

    不过再对外输出加强一波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给华夏添一波“精汉”人好像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太宗皇帝单手撑着脑袋,心思却因为这一波意外而飞到了陌生的领域:他对让“精汉”人来帮着他们复兴华夏没有丝毫的兴趣,不想把国家搞得跟罗马的窘境一样。但是借由增强文化影响力,让大唐再多一些心甘情愿来朝、甚至甘愿内附的藩属国,他倒是觉得不错。

    唔。他这般想着。后世人管这叫什么?文化胜利?

    【比如尼禄□□之后,罗马群雄并起,总督混战,打得天下破破烂烂,凯撒和奥古斯都如果在天有灵,恐怕恨不得亲身下场暴揍不肖子孙(尽管尼禄和他们的关系多少有点远的离谱了,但当了皇帝你就得是他们尤里乌斯家的后辈!)

    结果涅尔瓦振臂一呼,罗马转瞬起死回生,跑步进入了五贤帝时期。终于开始统一度量衡、法律、货币、道路……在东汉时期终于开始干我们秦朝完成的事业,人民幸福指数瞬间biubiubiu地往上涨,文人都敢歌颂说是人类最幸福的年代。】

    嬴政:?

    哪怕因为李斯的事情,始皇帝这边的氛围堪称冰冻一般凝滞压抑,嬴政本人因着天幕跑偏没有解答李斯参与政变而对其中内容难免有些兴致缺缺。在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也不免暂时放下了和李斯的沉默对峙。

    “人类,最幸福的,年代?”

    他缓缓把罗马文人的歌颂之词复述了一遍,心绪复杂地和自己曾听过的各种文人对他的抹黑和斥责对比了一下,脸上的神情说不出来的无语。

    尽管对方肯定在别的方面也有所建树——说不准就是大力扶持了文化艺术方面——不能将他们的局面和大秦眼下的处境直接对等。但是听着别人家的文人对着自己也干出来的功绩一顿吹捧,回首看见自家一堆糟心玩意……

    这样强烈的对比真的很难不心塞。

    嬴政深沉地在内心对自己发问:秦朝是不是真的应该加强一下文化水平的培养了?

    他倒也不是跟后面那个汉武帝似的好大喜功,特别喜欢听听下属的吹捧。只不过他明明确实完成了前无古人开创性的功绩,却没有明眼人给他正当的评价,这就让人很不愉快了吧?

    况且就嬴政所知,秦朝眼下文学水平最高的两个人……

    一个叫赵高,当年为帝国写了《爰历篇》六章,成为了官定识字课本的一部分——哪怕作者实在晦气,奈何确实有点真材实料放在那里,实用主义至上的老秦人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现在死了。

    甚至哪怕他活着,他的文学水平也更偏向小学文字书法方面……哦,歌功颂德的漂亮话确实说得不错,只是嬴政现在想起来都有点犯恶心。

    另一个的话——本来履历干净光明,不论书法小学文字还是正儿八经文学都不愧荀子爱徒这样的名号,放眼全天下都是第一流的存在。

    结果眼下面色苍白地跪坐在他面前低头等待审判,嬴政都怀疑如果不是还有最后一丝侥幸心理尚且作祟,李斯会不会整个人都瘫坐倒地。

    就这俩,现在俩都告诉他和胡亥上位掺了点关系。嬴政这么想着,那加强文化水平培养的念头突然就更真挚了几分。【再比如三十僭主时期——从这个称呼就可以看出来有多么混乱了——之后,戴里克先好不容易统一帝国,眼见着要复兴荣光了,转手便拿出了四帝共治制这个但凡是个中国大一统支持者看了肯定会脑溢血的玩意,死后果不其然帝国分裂。】

    “啊??”

    孙权看着那个四帝共治的名词,感觉自己的cpu都快爆炸了。

    几乎鹦鹉学舌一般言语晦涩着,他对着周围的人不求答案地问道:“这什么意思?一个国家四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