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贾敏就这么一个母亲。
母亲是这世上唯一不可替代的亲人。
林如海不希望贾敏沉溺在这些负面情绪中,直接转移了话题,问林湛他们今天过得如何。
提起林湛他们今天的经历,那确实比荣府要开心多了。
不管是徐家的人,魏家的人,还是卫国公府宋家的人,那都是有头有脸有教养的,相处起来让人很舒服。
除此之外,还有徐家的女儿归宁,好家伙,乌泱泱一堆人,可太热闹了。
明儿魏嘉宜还得去魏家拜年,到时候还有魏家长房的人一起,那又是乌泱泱一堆人。
比起林家三两只的亲戚,魏嘉宜需要走动的亲戚可不要太多了。
“玉儿今年也八岁了,我们夫妻没什么亲戚走动,麻烦你们带着多出去见见世面。”林如海听了林湛一天的经历,郁闷了一天的心情也缓解了许多。
跟着魏嘉宜一起出去,黛玉才能认识更多的朋友,而且都是出身、教养都很好的朋友。
“兄长放心,这都是小事。”魏嘉宜笑着道。
比起贾家那些个塑料姐妹,黛玉跟长平郡主这样的小姐妹来往,才是正理。
今日也累了,闲聊了几句,便各自回屋歇息。
林湛还是跟魏嘉宜一起睡,跟昨天一样。
除夕之后,林湛就没再睡过书房,东院近身伺候的丫鬟都知道林湛和魏嘉宜进展有限,但林湛和魏嘉宜睡一个屋的消息传到正院,自然叫林如海他们想歪了。
都睡一个屋了,还能没进展?
林如海若是知道林湛和魏嘉宜晚上怎么睡的,怕是要感慨他弟弟真是当代柳下惠,甚至柳下惠复活都要甘拜下风。
毕竟柳下惠跟自家老婆睡一起,总不会不睡自己的老婆。
跟林如海夫妻不同,初二之后他们就呆在家里不出门,魏嘉宜和林湛则带着黛玉奔赴各家拜年。
走了一圈的亲戚,也带黛玉认识了不少同龄的朋友。
直到过完元宵,朝廷开印,林家和张家都关注的事终于摆上了日程。
张家如今的权势可是今非昔比,此消彼长,贾家却是败落了。
即便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比起如日中天的张家,贾家真是比不得。
就连贾母都没有料到,张氏之死,居然还有被翻出来的一天。
更料不到赖嬷嬷手里居然还保留着一份证据,切切实实的锤死了远在云南的王氏。
顺天府的差役带着缉捕令,远赴云南捉拿凶犯王氏,这一来一回,就过去了将近两个月。
因事关张家、贾家、王家,不管哪一家单独拎出来,都足以引起轰动,叠加在一起,那效果可想而知。
一直进了三月,京中还在议论荣府二太太谋害昔年荣府先大太太的事。
第47章 处决
荣府二太太王氏谋害昔年荣府大太太张氏,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贾母便是知情人之一。
因已故老太夫人的原因,贾母一直都不喜欢张氏,觉得她手段强硬,夺了她的权。
是以,随着老太夫人和国公爷相继离世,张氏病着的时候,她就将管家权交给了二儿媳王氏。
她也没想到王氏为了夺权,能狠毒的对张氏下手。
等她发现的时候,已经迟了。
加上她本就不喜欢张氏,偏心二房,便有意的替王氏遮掩扫尾。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王氏一直受制于贾母的原因。
因为她有把柄在老太太的手里,所以即便她掌握了荣府内院大权,对牌也在她手里,仍是要听命于贾母。
她如果不听话,以贾母的手段,她只有死路一条。
就如现在,张氏的死被翻出来,如今张家声势盛隆、简在帝心,哪怕是太上皇,如今对上皇帝也是输多赢少。
此事本就是王氏罪证确凿,无可抵赖的情况下,太上皇又怎么会为了一个恶毒妇人,得罪现在如日中天的张家?
这日林湛下衙回府,带回来一个令魏嘉宜万分愉悦的好消息。
——贾元春被遣送出宫了,还是皇后娘娘派人‘亲自’送回荣国府的。
“这消息可是真的?”魏嘉宜喜形于色。
从去年开始,魏嘉宜就在谋划把贾元春弄出宫,奈何一直受阻。
原本她想着,贾元春不过就是个女史,凭她和姐姐这层关系,让姐姐进宫跟皇后说说,就能把贾元春弄出宫去。
结果却是她想得太简单了。
贾元春当年入宫,是荣国府走了太上皇的路子,用太上皇的名义,以贤孝才德之名特招贾元春入宫为女史的。
当年,贾珠一病而亡,给贾政一家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同时也影响到了二房的盘算。
贾珠是小辈里头,唯一有才能的人,不管是二房还是老太太,都对其寄予厚望,甚至为其聘娶了金陵仕宦之族李家的嫡女,为的就是给贾珠的仕途铺路。
但谁也没想到,贾珠会这样短命。
为了二房的前途,贾政夫妻只好将主意打到正在议婚的贾元春身上。
彼时都已经给贾元春相看好了夫婿人选,只待人家上门提亲。
可随着贾珠的死,贾元春的婚事自然也泡汤了,之后……自然不用提了,结果已经摆在这里。
贾家走了太上皇的关系,将贾元春弄进宫,原本是想让她做皇帝的妃子。